人體內的一氧化氮NO是如何產生的?
- 發(fā)布時間:2023-07-28
- 發(fā)布者: 本站
- 來源: 原創(chuàng)
- 閱讀量:
一氧化氮的產生大致分為2種,一種是酶生性一氧化氮,一種是非酶生性一氧化氮。
非酶生性通過供體生成如硝酸甘油、硝普納等臨床藥物產生。酶生性必須有酶的參與,同時也要有前體物質的。這種酶稱為一氧化氮合酶(NOS),人體內有3種此類酶,分為內皮型一氧化氮合酶,分布于血管內皮細胞;神經型一氧化氮合酶,分布于人體神經元細胞當中;最后一種叫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,分布于人體免疫細胞當中如淋巴、T細胞當中。
其中以海洋生物為主要原料提取出來的酶一種內皮一氧化氮合酶 學術名稱:“一氧化氮海洋合酶” (NOSS),這種酶的活性更高,可以在增強體內一氧化氮循環(huán)機制作用,源源不斷的產生一氧化氮。但是這種酶很少見,必須是由海洋生物尖海龍、牡蠣、魚精蛋白等海洋珍貴物種才能提取產生出來。酶生性一氧化氮的合成公式是 L-精氨酸 + NOS + O2 = NO + L-瓜氨酸, 瓜氨酸又可以通過一些列的化學反應生成精氨酸。具體可以看圖1分析:
精氨酸轉化機制
在血管內皮細胞里產生的一氧化氮氣體,由于它是脂溶性的,所以很快滲透出細胞膜向下擴散進入平滑肌細胞,從而作用于平滑肌細胞,使其松弛,擴張血管,最終導致血壓的下降!同時也會很快滲透出細胞膜向上擴散進入血液,進入血小板細胞,使血小板活性降低,抑制其凝集和向血管內皮的粘附,從而防止血栓的形成,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(fā)生。從生化角度來講,一氧化氮是一自由基氣體,攜帶一個未配對電子,在體內極不穩(wěn)定,這一特性恰好和其它游離自由基一樣。這樣兩者就非常容易結合產生反應。從而使體內自由基數量大大減少。由于一氧化氮本身的合成需要一氧化氮合酶(NOS)的參與,但是正常情況下NOS的活性很低,需要硝基類藥物或者皂甙類活性物質的激活。因此一氧化氮最佳的產生效果是和人參皂甙類物質一起協(xié)同作用。